中国铝工业老基地转型发展启示录-九游会登录

字体大小:

  在我国铝工业发展史上,有一大批与共和国风雨同舟、共同成长的老工业基地,他们的成长奋斗历程,曾经奏响了中国发展的强音符,汇入了新中国70年砥砺奋进的壮丽诗篇。但随着我国产能严重过剩和竞争异常激烈,多数老工业基地面临着涅槃再造、转型发展的生死考验,如何尽快使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成为了我国铝工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中铝旗下的一批老工业基地通过创新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减乘除”法,以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了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发展质量和效益逐步提升。其中抚顺铝、山东铝、贵州铝的浴火重生之路,为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迪和示范作用。

  抚顺铝的舍得之道

  说起我国铝工业的起源,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到始建于1936年的抚顺铝。1948年,迎来我国东北地区解放的抚顺铝率先开始恢复电解铝生产,踏着共和国成长的节拍,经过国家“一五”“二五”计划,抚顺铝建成了年产7万吨电解铝的生产规模,创造了“中国第一铝”的无尚荣耀,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更让抚顺铝骄傲和自豪的是,建国初期无数抚铝人走向全国各地,支援和建设了一个又一个铝工业基地。可以肯定地说,今天的中国铝工业,是从抚顺铝开端,由此逐步发展,成为了全球的原铝生产国。但在抚顺铝的发展历程中,除了荣耀和光环,还有让人刻骨铭心的沧桑和磨难。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因技术装备落后,抚顺铝陷入困境;新世纪之初,因东北经济整体衰退、企业改革发展滞后,抚顺铝再次陷入困境;2013年后,受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电价成本高企、市场竞争能力缺失等多种因素影响,抚顺铝又一次陷入困境。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抚顺铝为了保住“中国第一铝”的金字招牌,一次次百折不挠生死拼搏,但又一次次无功而返濒临绝境,留下了难以释怀的迷茫、不服和遗憾。面对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雄风的时代强音,面对全体抚铝人无数次心存的纠结和不甘,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抚顺铝必须再次在舍与得之间作出痛苦而果断的抉择。

  舍,必须深刻总结抚顺铝屡陷困境的历史教训,舍弃在高电价成本地区发展电解铝的陈旧观念,舍弃不顾及外部条件变化、不辨明前进方向而一味强调的苦战恶战,舍弃国有老企业存在的冗员多、债务重、效率低等历史包袱,尊重客观规律,顺应时代发展,以断臂求生的决心和毅力眼睛向内刮骨疗毒。

  得,必须主动融入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电解铝产能转移置换来的宝贵发展资金,重新研究思考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转型之道,赢得打破外部制约的发展主动,赢得拓展炭素业务的广阔空间,赢得深化管理改革破除历史沉积的变革思维,赢得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平常心态,赢得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2015年,在中铝的大力支持下,抚顺铝全面关停退出产能,搬迁转移至更具发展潜力的内蒙古包头,仅保留了与电解铝配套的十几万吨炭素产能。2018年,抚顺铝发挥原材料优势和蒙东市场优势,利用电解铝搬迁后闲置的厂房,新规划建设了35万吨优质预焙阳极项目,总产能规模达到了53万吨,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硬实力。从新项目开工之日起,抚顺铝就确定了“一年改观、两年翻身、三年跨越”的目标,通过创新机制、转变经营模式,着力打造炭素生产企业和优质阳极出口基地,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舍得是一种精神、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胸怀。抚顺铝在转型之中,更加辨明了舍得的真谛,舍弃的是束缚思想的包袱和枷锁,赢得的是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抚顺铝的产品可以变,但抚顺铝自强不屈的精神不能变,“中国第一铝”的传承不能变,抚顺铝的转型升级之路,正在以自己的砥砺奋进演绎着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的舍得之道。

  山东铝的攻守之道

  1 9 4 9年,800多名兵工打起背包奉命来到山东淄博一个叫张店的地方,以“尽快生产氧化铝,双手捧礼向党献”的铮铮誓言,拉开了建设新中国第一座氧化铝厂的序幕。1954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座氧化铝厂建成投产。经过70年的发展,山东铝成为以、精细氧化铝、再生及型材、水泥、氯碱生产为主体,集采矿、加工、科研、设计、热电供应、内外贸易、职业教育、医疗卫生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联合企业。

  在山东铝70年的发展历程中,“老兵工”精神薪火相传,红色基因延绵不断,在新中国铝工业发展史上书写了无数个“第一”:第一家氧化铝厂,第一家精细氧化铝厂,第一条金属镓生产线,第一条利用国外矿石的低温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卓著、实力强劲的特大型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也同样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艰难考验:面对矿山资源枯竭、历史包袱沉重、设备设施老化、生产成本高企,铝价持续走低、环保任务艰巨等一系列内忧外患,山东铝承受了自建成投产以来的压力。

  危机面前,没有压垮山铝人的昂扬斗志,反而激起了思想高度统一的猎猎战风。一直以来以“老兵工传人”引以自豪的山铝人,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老兵工精神”上:产业报国、为国生产,是老兵工的传统;白手起家、主动担当,是老兵工的胸襟;敢于亮剑、血拼攻坚,更是老兵工的作风。“老兵工流血流汗开创的家业,不能败在咱们这一代人手上!”“人在阵地在!”……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关键要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进攻是好的防守,主动进攻才能一招、招招。山东铝再次发扬了“困难面前有山铝人,山铝人面前无困难”的新时代“老兵工精神”,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主导产品由普通型向高端化、由原料型向材料型转变,着力发展精细氧化铝、高品质氧化铝和特种专用氢铝,目标是2018年、2019年非普通冶金级氧化铝占总产量的比例达到60%、80%,2020年达到100%,由此拉开大规模攻坚战:依托中铝齐鲁工业园,高标准打造世界一流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向高端耐火材料、催化剂载体和环保吸附新材料等领域拓展,带动工业园区跨越发展;高品质氧化铝生产技术攻关仅用时7个月就取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进口水平;特种拟薄水、pvc专用沸石等精细氧化铝“?手锏”产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出口欧美市场……

  截至目前,山东铝4a沸石系列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煅烧α氧化铝、高纯氧化铝等高纯铝盐系列产品生产技术全球,沉淀法超细微粉氢铝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拟薄水铝石系列产品规模、质量国内第一,成为全国的精细氧化铝供应商和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具影响力原料供应商。

  进攻,主动进攻,山东铝在攻守之间完美阐释了老兵工精神,赢得了老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贵州铝的进退之道

  身处祖国西南的贵州铝,2018年建厂刚好一个花甲,是国家在“三线建设”时期建设的大型铝工业基地。到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了集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炭素为一体的特大型铝联合企业。进入新世纪,通过资产重组、改制上市,又迎来了发展史上的新高峰,氧化铝、电解铝、炭素等主要产品产量翻番,砂状氧化铝技术、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实现突破,销售额、利润大幅增长,成为铝行业技术、品质优良、管理先进的企业,带动并形成了贵州铝工业体系和产业群。

  但是,随着贵州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来远离城市中心的厂区,逐渐被繁华的城市包围。同时,2008年百年不遇的冰雪凝冻灾害给贵州铝造成了巨额损失,接踵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使贵州铝雪上加霜,企业在电价成本高、环境治理难度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被迫开始转型发展。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贵州铝创新性提出了“三退三进”战略,即退城进园,退出处在城市中心区的氧化铝、电解铝生产线,进入资源能源富集的清镇工业园区,实现产业升级、竞争力提升;退二进三,退出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腾出的土地进入现代工业服务业、现代城市服务业和智慧养老;退低进高,退出低效无效资产、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

  进退之道是贵州铝生存发展的大智慧。退是为了进,退出困境就是进;进是为了生,进对方向才能生;进开辟未来发展道路,退甩掉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老基地寸土寸金的土地退出来,置换到发展资金,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具有技术和经验优势的产业工人退出来,转岗转型进入现代服务业,围绕城市发展开辟新空间,在有序进退中实现再造竞争新优势,科学发展上水平。

  从2014年8月开始的5年时间里,贵州铝的“三退三进”战略取得了巨大的胜利:退城进园,在清镇工业园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承接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主业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退二进三,主动对接贵阳市城市发展规划,实现了原有工业区与城市商业、服务业的有机融合,既盘活了土地、厂房等闲置资产,又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专业服务;退低进高,利用靠近城市消费市场的特点,引资引智实现产品从普通初级原材料向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跨越。

  如果说,能进则进、拼搏奋进更具有理想化色彩,而当退则退、以退为进则充满了发展的智慧。贵州铝的进退之道,正是老基地转型升级的大智慧。

  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之路,必然是一条充满坎坷、经受苦难的道路,但更是一条自我革命、勇于斗争的道路,踏平坎坷,探寻规律,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就一定会在中国铝工业发展史上再续精彩的篇章。

  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报

更新日期:2019-09-13
scroll
")); ")); //$(function(){wchat_init();}); //可选,载入后马上打开界面
网站地图